抱柱之信里信昭线梳理

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,我开始写的时候,只想好了信昭的细节,白昭只有一个大纲,全是一边写一边填的,所以晚上都睡得不好,开文到现在快20天了,每天都是四五个小时的睡眠,这两天要写完了,也终于好些了。

 

一开始是韩信出重金请江湖中人寻找公主墓,李白也在其中,但公主墓其实不在大漠,而在雪山,所以只有李白找到了昭君。

 

昭君手里的玉象征她一个失忆之人对过去本能的执着,第一次玉脱手是因为拿李白送的兔子,第二次是帮李白缝衣,第三次则是彻底从手里放开。第三次之前,是她和韩信的见面,这次见面隐晦地交代了她醒过来的原因:践行对韩信“生当复归来”的承诺。

 

文章的名字叫抱柱之信,是尾生抱柱的故事,讲一个人非常的信守承诺,文里的三人都守诺,才有了这个故事。前文给昭君做过守信的铺垫,结尾她对韩信说“答应你的事,我已经做到”其实是一语双关,一是做到生当复归来,二是做到送韩信最后一程。

 

文章写时间线也是比较模糊,提到三十年前韩信夷平狼旗,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,也就是说,他和昭君再见时,已经过了四十年的时间,韩信和昭君算年龄都要近六十了(李白这声姐姐叫的不冤,叫婆婆都行了,当然姐弟梗大家知道是个啥)

 

韩信一开始出金让人找公主墓,是默认昭君已死,要找她的尸骨与自己合葬,但结尾说夫人尚在人世,可以明显看出来,韩信知道昭君就是他要找的妻子。他在见到昭君后,只说自己的妻子离开了自己,再也不说妻子死了。上篇苏烈说以李白的身份见不到韩信,结果进了稷下韩信就来请李白,这是很矛盾的叙述,是拐着弯告诉读者,韩信找的人不是李白,是昭君。

 

燕然城隔着花轿与昭君重逢,他找了四十年,妻子还是那么年轻,他自己却老了,相形见绌,心也就衰竭了。之后再见昭君,韩信已经是看开想通了,所以昭君才觉得燕然城的韩信是最老的。花轿是信昭的姻缘,也是信昭的离别,他们隔着花轿相望,一个望见了过去,一个忘记了过去。

 

韩信试李白,促姻缘是其次,真正想做的是解开昭君的心结,他是文里唯一了解昭君过去的人,也是最了解昭君的人。韩信若没有阻止昭君的暴走,李白的梦境就会成真,这段也影射了昭君四十年前自我冰封的原因。

 

昭君新婚之夜的梦里写到了她和亲时韩信的态度,这段在王嫱札记里是没有记载的,因为札记是在她出嫁前写的,不可能写到和亲,这段是昭君记忆的闪回,她无视了,因为本就不想记起,韩信最了解昭君,他对昭君说关于忘记过去的话,都是事实。

 

也就是说,昭君被带走和亲时,韩信没有留她,这才是她万念俱灰的真正原因。雪夜假戏里,昭君不想让李白为难,宁愿自己被带走,也是四十年前她和亲时的心理,雪夜假戏其实是当年和亲的翻版,只是男主角不一样了。所以韩信说,如果李白不留昭君,和昭君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,就是这个意思。而昭君走时说的生当复归来,是对韩信最后的留恋,她完成这个约定,对故乡的执着就渐渐淡去了。

 

昭君当年也给韩信这样缝衣服,在树下看他舞枪,一起春日出游,在仙梅树上挂姻缘牌,信昭是文里白昭的影子,文里昭君成亲时哭得稀里糊涂,她真是经历太多才终于找到归宿,她忘记过去,可那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刻在骨子里。

 

她彻底抛弃过去,只记得自己叫昭君,这是十五及笄才取的字,从小到大叫的都是王嫱,韩信也是一直这样叫她,她不要和韩信的过去,王嫱这个名也就舍弃了。文章末尾,她把自己曾经写过的对韩信的爱恋全部还给韩信,包括那只玉,象征信昭情谊正式结尾。

 

说说李白,他对昭君的感情也是循序渐进的,一开始只是可惜这个艳遇不是自己的,可昭君的身世和性情都像迷一样,很吸引他。他想帮昭君走出这种状态,就会有期许,就付出了心血,昭君也就成了他心里那朵“小王子的玫瑰花”。

 

给李白定人设的时候,想着他必须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,只有这样,他才能感染生无可恋的昭君。他要有很多的侠气,要有洒脱,要有豪情傲骨,再加一点骄傲和不正经,参考的都是我喜欢的武侠人物,结果快写完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写了个云天青?然后想想文里昭君的感觉还挺像夙玉的,那韩信就是玄霄吧……

 

给昭君定人设的时候,想着她是死过一次心的人,本就是明慧温婉的可人儿,死了心就看透了世情,就是不在乎无所谓,有话说话,就事论事,没有小女儿家的娇蛮任性,撒娇不会,傲娇就更不会了。写了一段的时候发现有个著名角色很像我定的人设,后续在恋爱剧情上也就做了参考,有兴趣的可以猜一猜。

 

评论
热度 ( 60 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你们吃糖我吃药 | Powered by LOFTER